京林園在設計上將園林廢棄物加以景觀化利用,旨在體現“可持續、可發展、可循環、可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建造多處昆蟲旅館,內填樹枝、松果、瓦楞紙等材料構建昆蟲棲息地。同時在局部窗格,采用廣告櫥窗的形式,介紹集團的主營苗木品種,增加景觀的文化展示價值。
功能分區
京林園在設計上將“低影響、低成本、低維護”定為核心原則,營建節水園林展示區、循環利用展示區、生態園林展示區、京林蔬藝展示區等四大展區,展示京林園林集團在彈性海綿設施、野生動植物棲居型景觀、蔬藝型景觀研發和節約型生態材料應用等研究領域的主要技術與產品。
區塊賞析
企業文化展示區以京林文化展墻為主景,景墻前設置供人駐足觀賞的開放空間,材料以木屑、木樁等可循環利用的廢舊材料為主,在展現京林集團發展歷程的同時,體現出京林園林的生態設計理念,配合相應的特色景觀種植形成一個集中的會客空間和展銷空間。
生態園林展示區主要展示“野生動植物棲居型景觀”產品板塊,采用不銹鋼板設計成不同的窗格,內填樹枝、松果、瓦楞紙等材料,構建昆蟲棲息地,為園區的益蟲提供必要的棲居地。同時在局部窗格內部,采用廣告櫥窗的形式,介紹京林集團的主營苗木品種,增加園子的企業文化氛圍。
京林蔬藝展示區主要展示“功能型景觀植物研發”產品板塊,以京林集團特色產品蔬藝園為原型,通過高低錯落的觀賞蔬菜種植臺對公司特有的蔬菜品種進行展示。
循環利用展示區主要展示“節約型生態材料應用”產品板塊,以一個利用廢舊的磚頭、礫石、鵝卵石等材料建成的展示墻為主景,旁邊設置石籠座椅,滿足游人短暫休憩。旨在體現“可持續、可發展、可循環、可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節水園林展示區主要展示“彈性海綿設施”產品板塊,以節約雨水資源為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了一套雨水循環系統,通過趣味性的景觀設施,在為游人提供互動體驗感的同時,科普園林節水的基本原理。
雨水循環設計
園區以中心的三個濕地泡為中部和北部的雨水匯集區,設計排水方向將地面雨水引導向匯集區。三個圓形濕地泡通過雨水管相連,將收集的雨水引導向趣味壓水泵,作為游戲水源,為游人提供娛樂互動體驗。
生態植被設計
廢棄物再利用設計
全園設計遵循利用低成本、低影響、低養護的建設手段,滿足世園會的展覽需求,本著“綠色、低碳、可循環” 的建設原則,對廢棄材料再利用,節約能源,保證景觀的可延續性。
廢棄物再利用效果展示
景觀互動設計
下滲槽槽體采用透明玻璃設置,槽內分為五層附帶相關標識,水槽通過承接來自趣味壓水機的水流,向游客直觀的展示雨水花園中的雨水下滲和過濾過程。
文化展示墻上嵌設36塊682mmX550mmX50mm的亞克力板,上面記錄著京林的發展歷程和京林重點項目,其中23塊設置為可旋轉,增加景墻的互動體驗感。
趣味壓水機是一處為兒童專門設置的互動體驗設施,人們可以通過體驗壓水機將雨水壓入下滲槽觀察雨水花園中的雨水下滲和過濾過程。
園林解說設計
在園區內有兩種類型的解說設施,一種是企業文化宣傳設施,宣傳京林集團的企業發展歷程、發展理念以及為未來發展目標等。另一類是科普解說設施,游客可以通過解說牌了解企業的特色苗木產品、造園利用的材料、設計理念、設計原理等。
蔬菜科普解說牌,主要向游客介紹特色的觀賞蔬菜品種及其用途。
下滲墊層展示設施,主要向游客科普下滲墊層的構成、各部分的作用和原理。
雨水收集解說牌,向游客科普整個園區雨水收集的過程原理。
項目效果展示
京林園突出游覽的趣味性,大量使用互動式的園林情景道具。文化景墻上嵌設的亞克力板,設置為可旋轉,增加景墻的互動體驗感。為展示雨水循環系統,采用透明玻璃設置,槽內分為五層附帶相關標識,水槽通過承接來自趣味壓水機的水流,向游客直觀的展示雨水花園中的雨水下滲和過濾過程。在為游人提供互動體驗感的同時,科普園林節水的基本原理。通過手機掃描園區標識的二維碼,游客可以通過網絡,更加系統地了解京林集團的企業文化、發展理念及未來發展目標。
項目地點:北京 延慶
項目規模:194㎡
建設周期:2020/3/2-2020/4/30
京林園設計以“低影響、低成本、低維護”為核心原則,營建節水園林展示區、循環利用展示區、生態園林展示區、京林蔬藝展示區等四大展區,展示京林園林集團在彈性海綿設施、野生動植物棲居型景觀、蔬藝型景觀研發和節約型生態材料應用等研究領域的主要技術和主要產品。